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画学会理事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研究员、一级美术师、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所长乔宜男。
校园安全、孩子平安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。校园暴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,情节恶劣的甚至能够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案件暴露在公众视野之内,广大家长对此也极为关注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什么是校园欺凌,面对校园欺凌与暴力,我们该怎么做呢?
什么是校园欺凌?
01.身体上的冒犯:打人、打耳光、推搡别人、挑事打架等;
02.言语上的冒犯:取笑、威胁、骚扰、散布谎言、嘲笑、恐吓等;
03.心理情感上的冒犯:冷暴力、鼓励排挤、冷眼旁观等。
美术公益大使绘画作品
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?
01.学校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,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。
02.教育孩子从小知法守法,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依靠法律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。法植于心,不惧顽劣,不要怕暴力威胁,也不要以暴制暴。
03.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,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技巧。有的孩子从小是“小皇帝”、“小公主”,总是以自我为中心,这样的孩子在和别的孩子交往时经常磕磕绊绊,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,而娇蛮任性达到某种程度也会升级成为施暴者。
04.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,要教育孩子养成保护自我的意识。与对方沟通时,尽量避免出现刺激、伤害别人的言行,遇到疑似校园施暴者时,尽量不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。面对冲突时,要教育孩子冷静对待,避免矛盾升级,问题难以解决时,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求助。
05.要帮助孩子远离暴力文化的侵扰。教育孩子远离暴力游戏、充斥暴力画面的动画片及电视剧,不要沉迷于网络。
06.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、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。尤其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,更应付出更多关爱在孩子身上,避免产生自卑、孤僻性格。
07.平日教育孩子时,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。否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。
08.平时尽量避免让孩子随身携带太多的现金或者手机等贵重物品,在公开场合不要招摇,也不要显财露富,尽量减少孩子成为施暴者目标的几率。
09.遭受暴力侵扰后,教育孩子不能忍气吞声,委曲求全,一定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,通过法律渠道让施暴者付出代价,不能给施暴者造成“这个孩子好欺负”的印象。要让孩子认识到,如果一味纵容他们,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,陷入恶性循环。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一起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,加强打击力度。
美术公益大使绘画作品
怎样应对校园暴力、校园欺凌?
01.不能以暴制暴,人身安全最重要,千万不要激怒对方。保护身体要害部位、周围人多时大声呼救、抓住时机迅速逃离。
02.及时向家长、老师求助,家长和老师都有足够的经验与智慧化解同学们之间的矛盾摩擦。
03.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我国现有以下法律保护未成年人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。
美术公益大使绘画作品
校园欺凌、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,对学生来说是双重伤害,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。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,就应当互相帮助、互相谅解、互相包容,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,暴力得不到真正的快乐,更解决不掉问题。
美术公益大使拒绝校园欺凌作品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