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logo美术公益专项基金logo

HOME > 最新动态 > 最新资讯

法治文化进校园 | 李晓柱: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爱心教育

时间:2022-03-28 发布者:美术公益专项基金


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,专职画家,研究员,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研究员,荣宝斋画院教授李晓柱


人们常说: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尊老爱幼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、学校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。


1648430387847321.png

美术公益大使绘画作品


高尔基曾说过“ 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,但要善于教育他们,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,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!”当今社会,随着众多独生子女的出现,不仅是整个传统的家庭模式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改变,而且对整个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。


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,特别是在“四二一”式的家庭中,独生子女自然成了全家人爱的中心、爱的焦点,父母几乎是别无选择地把所有的爱给了这唯一的独苗。


那么,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、真正的爱呢?


微信截图_20220328092659.png

鼓励孩子"自己的事自己做,不给别人添麻烦",在日常生活中教导他们以帮助他人为快乐,以会劳动、能负责为荣耀。例如承担适度的家务,主动帮爷爷浇花、喂鱼;为邻居老人拿牛奶、传信件、送书报;扶老人过马路等。父母对孩子良好的言行要给予微笑、鼓励,而不是物质允诺。爱心应当是不图回报、不计代价的。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,如果父母平时尊老爱幼,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,这种善良的情感和行为必定会深深的影响孩子,培养起他们的一颗爱心。


1648431718601974.jpg

美术公益大使绘画作品


微信截图_20220328094823.png

爱的教育是双向的,即爱和被爱。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让孩子去爱别人。他们对孩子付出了全身心的爱,抱定“苦了我这辈,幸福下一代”的陈旧思想,却从来不要求孩子对父母,对长辈倾注爱心,甚至认为孩子还小,还不必要求。殊不知,其结果便是孩子不懂得用爱心去对待别人,他们渐渐会成为缺乏情感 、不具爱心、同情心、心中无他人的人。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。


我们应当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当中,引导孩子学会孝敬父母,关心他人。让他们懂得爱和被爱,父母爱自己,自己也应该去爱父母,体谅父母,而不应只想到自己,以自我为中心。只有这样,将来到社会上,他们才会去关心他人,热爱集体。


1648432246776434.jpg

美术公益大使绘画作品


微信截图_20220328095308.png

三岁孩子已经知道“自己”与“别人”的区别。孩子能不能顺利地与同伴交往,和睦友善地与同伴相处,是孩子心理发展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

据调查,目前,我国已有38%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。在城市中,独生子女所占的比重更大。这种家庭的结构单一,孩子缺乏言语交流的伙伴,容易产生困惑、焦虑、抑郁、孤僻、任性、自私等心理障碍。因此,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,还要为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,在交往中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别人,教育孩子心中要有他人,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和需要。从而引导孩子不以“自我”为中心,知道在与同伴交往时应该如何照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,意识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会不受同伴的欢迎。使他们在这种近乎直觉的感悟中懂得爱和被爱。




美术公益大使尊老爱幼作品展示


1648432458512599.jpg

1648432497906562.jpg1648432497292023.jpg1648432497639264.jpg1648432497516196.jpg1648432497702218.jpg





返回列表
咨询电话: 010-84718890
邮箱:meishugongyijijin@163.com
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©2001-2020 美术公益专项基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2302号-1